调试温度塔

目的:

为不同耗材设置喷嘴理想的温度

何时操作:

第一次组装、更换喷嘴或者不同型号的耗材时。

所需工具:

本页面提供的打印文件

补充说明:

测试需要40分钟,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。

提示

针对一些入门级的打印机,可以忽略这一步。

对于这个校准,我们只关心热端的温度,而不是床。床温需要与任何给定的耗材相匹配,一旦找到合适的值,您通常会坚持使 用它。

经验说明:
  • 较高喷嘴温度的影响
    • 产生更结实的零件,尤其是层间粘合力。
    • 零件表面可能更亮。
    • 耗材会更柔软,因此渗出和拉丝可能会增加,并且可能会丢失一些表面细节,尤其是在悬垂处。
    • 热端温度过高可能会损坏组件的零件,例如内部 PTFE 管。
  • 较低的喷嘴温度的影响
    • 导致较弱的零件,尤其是层间粘合力。
    • 零件表面可能较暗。
    • 耗材将更坚固,因此可以减少渗出和拉丝,并具有良好的表面细节,尤其是在悬垂处。
    • 会导致热端堵塞。
  • 温度调整和回缩调整相互关联,两者的调整先后顺序没有关系,但是可能需要来回调整以达到理想结果。所以有人将这两个测试放在同一个温度塔进行。

1、校验方案

1.1 下载 stl 并切片

下载temperaturetowerv2.stl软件,并使用 cure 进行切片。 下面默认的是用 0.5 喷嘴,0.25 层高进行切片。

1.2 设置每阶段温度

设置温度塔各个部分温度的方法有很多,可以通过cura后期脚本来生成,也可以自己写程序来实现,我就写了下面的一个程序。

可以用 cure 将temperaturetowerv2.stl切片生成 gocode 文件,并上传到下面工具中来生成温度塔工具。如果你用的是 0.5mm 的喷头,按照 0.25 层高,可以按照下面默认的层数来设置温度。

温度塔生成器
  • 上传要后期处理的GCode文件:
  • 指定每层的温度:
    参考模型
    部分温度开始层编号
    E  
    D  
    C  
    B  
    A  
    第一层  
    如果是0.5mm喷嘴、0.25mm层高进行切片,就不建议修改层编号,因为默认的就是这种切片的数据,A从第4层开始,每32层后,进入下一部分测试。
  • 下载设置好每层温度的GCode文件:
  • 今后优化的内容

    • 追加回抽,避免每个阶段因为温度调整,造成拖丝。
    • 按照打印到多高 mm 来设置温度,而不是按照层数设置温度,这样就不用管不同层高切出的模型了。
    • 可以修改除了 cura 以外切片软件的 gcode 文件。

    1.3 判断适合的温度

    看看那个部分最丝滑,然后用手掰一下,看看粘连的程度。然后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温度。

    2、其他校验方案

   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校验方案不满意,可以使用其他方案来做温度塔实验。 现在都是使用其他人的模型来做温度塔,其实如果今后有时间的话,自己可以设置模型来测试温度塔。

    2.1 使用 cura 设置温度

    • 在后期脚本中进行设置。
      • 添加一个脚本:changeAtz
      • 选择层号
      • 选择从第几层开始,后面的层都继承
      • 选择修改挤出机的温度,并指定温度。

    生成的 gecode 可以跟没有添加脚本的做对比。

    使用 cura 的问题:

    • 添加比较麻烦,次数过多。
    • 后期处理脚本,在每个模型都使用,如果要使用新模型,就要删除。
    • 不能添加自己的其他脚本。例如回抽。

    2.2 使用 calibrition shape 模型

    添加模型

    出现的型状如下:

    然后使用 2.1 进行温度设置。

    3、温度塔原理

    以下表格将创建一个温度塔,有五个段可以改变温度。通常,最低温度将在打印开始时(A 段),而在打印顶部(E 段)升高到最高温度。

    设置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,不能超过打印机可以承受的最低热端温度和最高热端温度,以确保安全。

    这里有一个复杂的模型,STL:temperaturetowerv2.stl。打印时间更短,悬垂变化更多,每个子阶段都有一个窄金字塔,可以尝试折断以测试层附着力。

    3.1 如何找到间隔层?

    在 cura 中可以看到切片过程。这里假设按照 0.25 进行切片。一共切了 163 层。找到如下的规律:

    • 每个阶段的最后一层是一个平铺层。只有一层。
    • 每个阶段的开始层是一个平铺层,这个平铺层有一个小方块。
    • 每个阶段间隔了 32 层。
      • A 层从 4 层开始 :190°
      • B 层从 36 层开始 :195°
      • C 层从 68 层开始 :200°
      • D 层从 100 层开始 :205°
      • E 层从 132 层开始 :210°
      • E 层从 163 层结束

    3.2 其他工具的做法

    可以在这个网站导出 gcode,并观察出 gcode 的规律。

    每层结束前做了回抽,然后又重置了回抽

    G1 E-5 F2400 ; custom retraction
    ;layer 200, Z = 40.000
    ;fan200;
    G1 Z40.000 F1200
    G1 X86.500 Y58.500 F6000
    G1 E0 F2400 ; custom un-retraction/prime

    通过M104 S196设置温度,每层温度偏差是 5 度。

    G92 E0.0000
    G1 E-5 F2400 ; custom retraction
    M104 S191 T0 ; custom hot end temp - A
    M106 S255; custom fan 100% from layer 2
    G1 Z0.400 F1200
    G1 X86.379 Y56.500 F6000
    G1 E0 F2400 ; custom un-retraction/prime
    G92 E0.0000
    G92 E0.0000
    G1 E-5 F2400 ; custom retraction
    M104 S196 T0 ; custom hot end temp - B
    ;layer 46, Z = 9.200
    ;fan46;
    G1 Z9.200 F1200
    G1 X86.100 Y58.900 F6000
    G1 E0 F2400 ; custom un-retraction/prime
    G92 E0.0000

    4、参考视频

    视频

    • 3d 打印校准 1 打印温度塔最简单的温度塔打印教程
      • 看是否可以轻松掰开,如果可以就将风扇调低,这样会导致温度上升,提高粘合度。



    • 3D 打印新手必学技能:调平、温度塔、回抽塔、打印质量测试、精度校准等